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夏建川研究员课题组在肝细胞癌的发病机制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发现在肝癌微环境中,肝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能重塑肿瘤微环境,促进肝癌细胞干性转化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这项题为《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通过细胞间相互交流促进肝癌发展》的研究于2021年04月01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肝脏病学》上(点击文末链接阅读原文)。
夏建川研究员团队研究成果:成纤维细胞通过重塑肿瘤微环境促进肝癌发生发展-肽度TIMEDOO
《肝脏病学》在线发表夏建川研究员团队研究成果
根据 2020年 WHO 公布的全球癌症报告,全球新增肝癌患者约 91万人,因肝癌死亡的患者约 83 万人,而中国的肝癌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占全世界的近 50%,已成为世界上肝癌发病及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因此,肝癌是一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肿瘤干样细胞(CSLC)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复发和转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夏建川研究员团队发现肝癌微环境中最主要的非肿瘤细胞成分—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能够通过高表达一种新炎性细胞因子CLCF1,并作用于肝癌细胞表面相关受体CNTFR,促进肝癌细胞分泌CXCL6和TGF-β,继而CXCL6和TGF-β不仅可以促进肝癌细胞干性转化为CSLC,还可以通过旁分泌作用激活CAF及驯化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进一步正反馈促进肝癌细胞干性转化,导致更多的CSLC形成。虽然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已经开发了靶向 CSLC信号通路的新型药物,但是在肝癌中 CSLC 的特异性靶点还不明确。夏建川研究员认为若直接利用 CLCF1/CNTFR 中和性抗体从源头阻断 CAF分泌CLCF1将对提高靶向肝癌CSLC治疗疗效具有重要作用。夏建川研究员课题组进一步通过在小鼠肝癌移植瘤中的研究证明了利用 CLCF1/CNTFR 中和性抗体能够有效阻止CSLC形成,从而明显抵制小鼠肝癌移植瘤生长。该项研究结果表明:从源头阻断CAF分泌CLCF1,继而阻断肝癌细胞干性转化为CSLC,对于抑制肝癌的发生、发展、复发及转移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望为肝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夏建川研究员团队研究成果:成纤维细胞通过重塑肿瘤微环境促进肝癌发生发展-肽度TIMEDOO夏建川研究员团队研究成果:成纤维细胞通过重塑肿瘤微环境促进肝癌发生发展-肽度TIMEDOO
▲肝癌微环境中,成纤维细胞通过CLCF1-CXCL6/TGF-β信号轴,与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协同促进肝癌细胞干性转化。阻断CLCF1-CNTFR或ERK1/2信号通路能够有效抵制肝癌细胞的干性转化作用,控制肝癌的发生和发展。这一研究成果将为肝癌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途径,未来可能成为肝癌治疗干预的重要策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夏建川研究员为本研究论文的最后通讯作者,宋梦佳博士为第一作者。该项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来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