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6-30日·浙江大学(第4期)单细胞组学专题研习班
靶向Hippo通路,英矽智能提名泛TEAD抑制剂用于晚期实体瘤治疗
ISM6331的新颖分子骨架由Chemistry42生成,具有同类最佳(best-in-class)潜力
临床前实验中,ISM6331在低剂量下显示出良好药效,且具有理想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性
英矽智能研发团队在Chemistry42独特的打分和奖励功能辅助下进行排序和筛选
...
“隔空取物”新技术,有望实现肿瘤靶向治疗
“隔空取物”一直以来是人类的梦想,这种科幻超能力现被超声科技实现并可望用于治病救人。
...
优赫得在多个HER2表达的晚期实体瘤患者中表现临床意义和持续缓解
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联合开发的优赫得在DESTINY-PanTumor02 II期试验总人群中显示出37.1%的客观缓解率
优赫得是首个在HER2表达晚期实体瘤中显示出广泛活性的疗法,目前尚无类似获批的HER2靶向疗法
DESTINY-CRC02 II期试验也证明了在既往经治的H
...
君实生物携26项肿瘤免疫创新药研究成果亮相2023年ASCO年会
6月2日至6日,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芝加哥隆重举行。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湘盈课题组解析红细胞发育各阶段的多维度染色质动态
红细胞是人体中数目最多的血细胞,健康人体每天会新生约20亿个红细胞以替代受损或失去的红细胞,其发育过程的障碍会导致各类贫血疾病的发生,例如先天性纯红再障(DBA)等[1-3]。理解红细胞发育的动态改变及机制对贫血类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具有极大的基础生物学及转化意义。
...
研究发现决定眉毛外观的新基因
据爱思唯尔出版的《皮肤病研究杂志》报道,第一项关于欧洲人眉毛厚度的基因定位研究发现了3个以前未报告的基因位点。这项由国际遗传学联合会(VisiGen)进行的研究表明,世界各地的人的眉毛外观有部分相同基因,也有部分不同的潜在基因。
...
新研究揭示细胞分化中的新原理:细胞的可塑性和再生能力
引言:我们一直听说过什么上升必将下降。但现在,多亏了密歇根大学的研究,我们正在了解到下降的东西也可以再次上升。这个新原理可以应用于细胞分化领域,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因为它挑战了长期以来一直认为的观念,即已经沿特定分化路径前进的细胞必须继续往下发展。
...
纳米粒子溶液可靶向两种癌症标记物
近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新型成像试剂,可同时“照亮”多个生物标记,这种包裹在红细胞膜上的荧光纳米颗粒能比目前临床批准的染料更好地靶向肿瘤,只需一束手术光就能发出两种不同的信号,可以帮助医生区分肿瘤边界、识别转移癌症。
...
多团队合作揭示肝癌癌旁组织临床相关分子特征
现有肿瘤学研究大多聚焦肿瘤组织,通常将癌旁组织作为对照,很少进行深入研究。然而,基因测序和转录组分析表明,癌旁组织存在一定的基因突变和染色质拷贝数变异,与正常组织明显不同,被认为是一种介于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中间态。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发病率第四位、死亡率第二位的恶性肿瘤。
...
关节手术1小时换膝完成,患者可当天下地
首个3术式关节手术机器人中国上市,开启微创换膝新时代
6月2日,在第十四届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年会(CAOS2023)上,史赛克旗下智慧关节机器人Mako单髁关节置换应用系统正式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