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6-29日·杭州·浙江大学第6期类器官技术专题研习班
First in class社恐新药III期研究公布积极结果
8月7日,Vistagen公布了PH94B(fasedienol)治疗社交恐惧症的III期PALISADE-2研究的积极结果。
...
首款治疗产后抑郁口服药获FDA批准,较注射药物副作用更轻
当地时间4日,美国联邦卫生官员批准了首个专门用于治疗产后严重抑郁症的口服药物。
据美联社报道,这种被称为Zurzuvae的药物,用于治疗因分娩或怀孕而患有严重抑郁症的成年人。该药每天服用一次,需持续服用14天。
...
男子多一条X染色体备孕无果,上海医生切开其睾丸找到健康精子
正常男性23号性染色体是XY,而今年30岁的刘梦(化名)却多出一条X染色体,成了XXY。正是这多出来的一条X染色体,让他和妻子在婚后积极备孕两年,仍然无法收获爱情结晶。经诊断,他患的是一种罕见的“克氏综合征”。
...
谷歌《自然》论文:回答医疗咨询,AI医生可与人类医生表现相当
·研究人员提出一个评估基准来评测大语言模型在临床知识方面的表现,在引入指令提示调整后,由此产生的模型Med-PaLM表现令人鼓舞:92.6%的长篇答案符合科学共识,与临床医生生成的答案(92.9%)相当;5.9%的答案被评为可能导致有害结果,与临床医生生成的答案(5.7%)的结果
...
微针贴片:助你免去打针吃药之苦
图为一种微针贴片
微针贴片的针体尺寸微小,和传统注射相比,对皮肤造成的损伤较少且疼痛感微弱。此外微针贴片的给药方式简单,操作便捷,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自行使用,而且能在出现不适时随时中断给药。
很多人害怕打针的痛和吃药的苦。
...
水平接近病理学家!人工智能快速解码脑癌基因组
近日,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团队设计了一种人工智能(AI)医疗工具,可快速解码脑肿瘤的DNA,以确定其在手术过程中的分子身份,而现有方法需要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才能获得这些关键信息。研究成果7日发表在《医学》杂志上。
...
一种水凝胶可再生子宫内膜,有望治疗不孕不育症
近日,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和抱川中文医科大学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利用子宫衍生的脱细胞外基质(UdECM)研制出一种可诱导子宫内膜再生的水凝胶,并首次揭示了控制这一过程的机制。该项成果发表在3日的《先进功能材料》上,为治疗不孕不育带来新希望。
研究示意图。
...
研究揭示首例成功移植基因编辑猪心脏至人体的失败原因
据《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项国际研究团队的研究报告揭示了世界首例成功将基因改造猪心脏移植到人体患者体内的手术失败的原因。该手术是由马里兰大学医学院(UMSOM)的医生和科学家于2022年1月进行的。
...
全球首款AI药物完成2期临床试验首例患者给药
互联网数据资讯网(BCC)数据显示,预计到2024年,AI新药研发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1.1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40.7%。不过截至目前,全球还没有一款由AI研发的药物成功上市。
...
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专业视听及集成体验技术解决方案盛会将于7月19-21日在北京举行
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专业视听及集成体验技术解决方案盛会 #北京InfoCommChina2023 将于7月19-2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办!云集400家海内外品牌厂商同台展示前沿创新科技;同期超55场同期活动,国际专家、技术大咖云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