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抵御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I型干扰素(IFN-I)(IFN-α和IFN-β)的产生起着核心作用,通过激活数百个IFN刺激基因(ISGs)的表达来建立一种“抗病毒状态”以限制病毒在感染细胞内的复制。IFNs产生不足会引起慢性病毒感染,而过量的IFNs也对宿主有害,导致自身免疫性炎症和I型干扰素病。因此,至关重要的是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精确调节IFNs的产生,既能确保诱导对病毒感染有效的抗病毒先天应答,又能避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转录因子IFN调节因子3(IRF3)对于IFNs的产生至关重要,并在抗病毒免疫应答中指导多种基因的表达。IRF3的激活涉及病毒感染诱导的C末端几个位点的磷酸化、IRF3二聚化和易位至细胞核。然而,启动先天基因表达的IRF3活性是如何被严格调控的仍有待探索。

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参与了许多生物学过程,包括免疫和炎症。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参与宿主与病毒之间的战斗,包括调节RNA结合蛋白(RBPs)的活性以及RNA代谢,尤其是宿主mRNAs的翻译和降解。许多病毒通过病毒编码的内切酶诱导广泛的宿主RNA衰变,以减少免疫反应的激活,并为病毒复制提供获取宿主资源的途径。据估计,这些病毒内切酶在表达后会降解多达三分之二的总mRNAs。有相当一部分lncRNAs位于细胞核中,核lncRNAs通过不同的机制在生理、生物学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核丰富的lncRNAs在抗病毒先天免疫应答中调节RNA代谢和RBP活性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曹雪涛课题组在PNAS期刊发表了题为LncRNA Malat1 inhibition of TDP43 cleavage suppresses IRF3-initiated antiviral innate immun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鉴定的细胞核富集的lncRNA Malat1能够与TDP43结合并阻止其裂解,从而抑制IRF3启动的抗病毒先天免疫,这为控制病毒感染和IFN-I相关的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标。

曹雪涛团队PNAS刊文揭示lncRNA Malat1抑制IRF3启动的抗病毒先天免疫机制-肽度TIMEDOO曹雪涛团队PNAS刊文揭示lncRNA Malat1抑制IRF3启动的抗病毒先天免疫机制-肽度TIMEDOO
首先,研究人员使用高内涵筛选平台并设计了20个候选lncRNAs的抑制剂Smart Silencer,通过功能性筛选巨噬细胞中的lncRNAs,发现lncRNA Malat1在细胞核中大量存在,但在病毒感染后被显著下调,是产生抗病毒I型IFN(IFN-I)的负调节因子。

曹雪涛团队PNAS刊文揭示lncRNA Malat1抑制IRF3启动的抗病毒先天免疫机制-肽度TIMEDOO

机制研究发现,Malat1直接与细胞核中的TDP43(反式激活应答DNA结合蛋白)结合,并通过阻断活化的caspase-3介导的TDP43裂解为TDP35来阻止TDP43的激活。裂解的TDP35通过结合和降解Rbck1 pre-mRNA来防止病毒感染后IRF3蛋白酶体降解,从而增加了核IRF3蛋白水平,由此选择性地促进了抗病毒IFN-1的产生。
曹雪涛团队PNAS刊文揭示lncRNA Malat1抑制IRF3启动的抗病毒先天免疫机制-肽度TIMEDOO
功能研究显示Malat1的缺失增强了体内的抗病毒先天应答,并伴随着IFN-I产生的增加和病毒载量的减少。重要的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发现了MALAT1的减少、IRF3的增强以及IFNA mRNA的升高。因此,在病毒感染细胞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类细胞中MALAT1的下调将增加宿主对病毒感染的抵抗力,或通过增加I型IFN的产生而导致自身炎症性干扰素病。
曹雪涛团队PNAS刊文揭示lncRNA Malat1抑制IRF3启动的抗病毒先天免疫机制-肽度TIMEDOO
总之,该研究结果证明核Malat1通过RNA-RBP相互作用网络靶向TDP43激活,从而抑制了抗病毒先天应答,为先天应答和自身免疫发病机制的分子调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研究实验使用到的lncRNA Smart Silencer由锐博生物提供!锐博生物可提供高通量高内涵细胞功能筛选服务,结合亚洲领先的高端IN Cell Analyzer 6500HS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和RNAi文库,可助力精准快速鉴定出功能性目标分子!
原文链接:

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09/08/2003932117.sh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