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大机遇

大湾区有很好的扶持政策,广东的企业家有闯劲,创业者也越来越多落户到这里,产业链完善的势头正在形成。

“这里土壤好,能吸引优秀的人才,同时有资金,也有很好的市场机制,我们希望更积极、更深入参与大湾区生物医药的创业创新。”2月22日,在“中国药企走向海外”第二届研讨会上,生物医药创投基金建信资本管理合伙人苑全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越来越多的利好政策出台背景下,非常看好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就在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炉,作为近年来的火热词,生物医药被写进规划,成为重点培育产业之一,并提到,要在蛋白类等生物医药、基因检测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2月25日,以主题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大会也在深圳召开,

目前,大湾区生物医药利好政策频出,资本投资布局增加。据了解,建信资本已在大湾区投资了深圳微芯生物、中山康方生物、广州恒诺康、广州基准医疗等4家企业,高特佳、IDG、深创投等也投资了多家大湾区生物医药企业。IDG资本合伙人张建斌介绍说,IDG在广东省已投了200亿左右,包括生物医药,TMT等各个行业,并表示非常看重大湾区的历史机遇。

不过,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的发展同样面临挑战。苑全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与上海、江浙相比,大湾区在生物医药领域还存在差异。“如广东地区以往以制造业为主,目前生物医药产业链不够完善,要形成完整的生态链仍需要时间。”

政策利好频出

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炉,作为近年来的热词,生物医药被写进规划,成为重点培育产业之一。这意味着,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又迎来一个利好。

早在2016年9月,广东省就印发了《广东省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形成以广州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深圳国家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基地等为核心的珠三角医药产业集群和岭南道地中药材原料产业集群。

广东省内各市也出台政策文件,支持生物医药发展。仅在2018年,广州市就出台了《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下称《通知》)、《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年)》等四份相关文件,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深圳则出台了《深圳国际生物谷总体发展规划(2013-2020年)》,旨在到2020年集聚10家以上的高水平医学机构,成为全球的生物科技和产业园区。此外,面对生物医药领域投资大、回报周期长、风险高的问题,港交所允许生物科技企业在没有盈利的情况下上市,这为生物科技企业的融资开拓了新的途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后发现,政策支持非单方面,涉及到资金、土地、人才等多个方面。如在资金方面,《通知》提出设立首期规模100亿元的广州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基金,对获得新药证书的新药(含原料药、创新辅料等),在本市实现产业化的项目,按项目总投资的30%给予后补助支持,最高不超过400万元。

土地方面,《通知》鼓励和支持生物医药企业在本市建设生产厂房和办公用房,意向用地优先纳入市、区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保障用地指标。

此外,上述政策均强调加强对高端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健全医药产业人才培养成长和引进的体制机制,落实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政策,充分调动行业积极性,促进人才集聚创新。“事实证明在大湾区总能找到好的企业家、科学家,总是有好的种子。”苑全红表示。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下,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从企业数量、总体规模、投资吸引力上都有提高。据广州国际生物岛数据,该园区已有逾150家生物技术相关企业入驻;深圳市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内生物企业达120余家,制药企业20余家,医疗器械企业90余家。

“建信资本在上海、北京投资比较多,在广东只投了4家企业,现在回头看,发现这个地方土壤非常好,能吸引非常优秀的、顶尖的人才,也有很好的市场机制,那我们就应该要参与其中,刚好现在又有这么好的一个政策机遇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苑全红直言,作为资本方,粤港澳生物医药的吸引力正在增加。

高特佳投资集团亦在粤港澳地区投资了不少企业,包括迈瑞医疗(156.600, -0.61, -0.39%)、康方生物、华银健康等。据中山火炬开发区管委会消息,2018年以来,中山国家健康基地有18个项目达成合作,包括赛默飞世尔科技、康方抗体新药产业化基地、徐诺药业等,总投资额超30亿元。

产业发展面临挑战

不过,在看好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发展的同时,苑全红表示,其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包括生物企业数量、产业基础和产业链,“与长三角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2018年,深圳市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支持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加速发展的建议》(下称《建议》),该建议坦言,坪山生物基地作为首批国家级生物基地,发展态势距离上海张江生物基地仍有不小差距。“且全市各区争相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招商领域交叉重复,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

此外,苑全红分析指出,5年或者10年前,广东比较重视制造业。“尽管现在趋势在改变,投入的力度在加强,但与长三角相比,产业链还不够完善。”

“比如临床实验的公司,临床前外包服务的公司,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像这些在粤港澳地区确实是一个短板。” 苑全红说。而以上海为例,强生、诺华和阿斯利康等跨国医药企业均在上海设立有研发中心,同时还有药明康德(64.950, 0.67, 1.04%)等CRO企业。

《建议》亦认为,坪山生物基地相对于国内外一流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在支撑生物产业发展的科研院所、中试基地、检验检测平台、科技孵化与成果转化平台、远程医疗服务平台等科技服务配套方面差距明显。“支持药物筛选、CMO、CRO等公共服务平台优先布局在坪山生物产业基地。”

“产业链先要有企业,有了企业给它服务的企业就过来了,慢慢才会形成一个产业链,而产业链不完善的情况下,你要吸引人才就需要有更好的政策。” 苑全红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仍有机会赢得挑战:“大湾区有很好的扶持政策,广东的企业家有闯劲,创业者也越来越多落户到这里,产业链完善的势头正在形成。”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