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支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强粤港澳三地在创新及科技方面的合作。香港作为国际科学高地及创新重镇,具有金融、商务、法律及知识产权的发达机制,良好的科研基础,而内地的庞大市场、门类齐全的产业基础等,正好进行高度互补。
一、香港生物医药产业现状
(一)产业结构与规模: 医疗服务和产业服务为主
 
火石创造数据库显示,截至2019年8月,香港生物医药领域相关企业共7776家,其中医药制造及研发、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等核心产业仅1849家,占全部企业的23.8%。
整个产业以医疗服务企业(各类诊所、医疗机构、疗养康复中心、健康管理、咨询机构为主)和产业服务企业(金融机构、媒体机构为主)的数量较多,分别占企业总数的39.3%和31.6%。

深圳香港生物医药产业联动发展研究-肽度TIMEDOO

图1  中国香港不同生物医药领域企业数量及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火石数据库

 
(二)研发能力:科研基础雄厚,实力强劲
 
目前香港各家大学每年发表约250篇具高影响力的生物医学论文,尤其在国际大规模基因工程项目、SAR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禽流感病毒等新型传染病、神经疾病、鼻咽癌/肺癌等检测治疗研究领域引领世界。

表1 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以学科分类)

深圳香港生物医药产业联动发展研究-肽度TIMEDOO
香港目前拥有7家生物医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依托香港大学(4家)、香港中文大学(2家)和香港科技大学(1家)。

表2  香港生物医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

深圳香港生物医药产业联动发展研究-肽度TIMEDOO
(三)临床资源:体系完善、国际认可
香港拥有声誉良好的优质医疗服务体系。目前,香港医院管理局管理43间公立医院和医疗机构、49间专科门诊和73间普通科门诊;各医院及门诊按其所属区域,划分为七个医院联网。

表3 香港公立医院及医疗机构

深圳香港生物医药产业联动发展研究-肽度TIMEDOO

深圳香港生物医药产业联动发展研究-肽度TIMEDOO

图2  香港医院联网、医院及医疗机构分布

图片来源:香港医院管理局官网

香港的临床测试数据可同时获美国FDA、欧盟EMA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等药物监管机构认可作药物注册用途,吸引了多家跨国药厂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医学院合作。截至2019年4月,威尔斯亲王医院、玛丽医院、香港眼科医院、香港养和医院等医疗机构,已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复查评估,可接受药品注册申请人的委托,开展批准的药物临床试验。
  
(四)产业载体:区位优越,服务体系完善
 
香港科技园公司是推动香港生物医药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致力促进高价值的生物医药研究进行转化,由实验阶段推进至商品化阶段。
其辖下的香港科学园为香港生物医药产业提供全方位支援服务,包括支援创业者的生物科技创业培育计划,并设置先进生物及仪器实验室,配备最新科研仪器,加快生物医药科研企业在高端医疗仪器研发、分子诊断、干细胞疗法、再生药物、中草药和先进疗法等专门范畴的发展。香港科学园位于新界吐露港畔并毗邻香港中文大学,目前已有超过100家生物医药企业已落户香港科学园。
 
二、深圳生物医药产业现状
 
(一)产业规模与结构
 
从医药制造业产值规模看,2018年深圳规上企业医药制造业实现产值344.3亿元,规模居广东省第1位。从医药制造业产值增速看,深圳医药制造业产值增长率为25%,增速排名广东省第1位,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已处于广东省优势领跑地位。
深圳拥有生物医药类企业3517家,其中医疗器械以企业数量的绝对优势成为支柱产业,有2277家,占65%;1240家药品企业中,中药企业数量明显占优,成为药品行业的主导产业。

深圳香港生物医药产业联动发展研究-肽度TIMEDOO

图3  深圳市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分布情况
(二)产业要素
深圳拥有大湾区九市[1]1/3以上的上市及新三板企业,接近1/5的规上企业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6左右的国家级孵化器、加速器和三甲医院。

表4  深圳产业要素数量分布

深圳香港生物医药产业联动发展研究-肽度TIMEDOO
(三)产业布局
 
深圳聚焦基因测序、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形成“双核多中心”产业布局。“双核”即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大鹏国际生物谷,“多中心”即南山医疗器械产业园、深圳高新区生物孵化器、光明现代生物产业园等各具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园。

深圳香港生物医药产业联动发展研究-肽度TIMEDOO

图4  深圳生物医药产业主要聚集区

三、港深联动合作
根据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Global lnnovation Index),由香港与深圳的创新及科技业组成的深港科技集群是世界第二大科技集群。深港两地应抓住大湾区生物医药发展机遇,进一步深化在临床医学研究、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对接、中医药标准化、海洋生物医药领域的合作,探索湾区产学研创新生态新模式。
(一)空间载体合作
 
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位于港深接壤的落马洲河套地区,重点建立科研合作基地,联系国内外顶尖企业、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与世界各地优秀研究人才交流,以及规划设立离岸创新基地,探索试行科研物资便利流动政策和药品医疗器械特殊监督政策。港府已预留200亿元用于 “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的园区发展和早期营运。
(二)科研机构合作
 
近年来,港深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在生物医药领域,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即在深圳合作设立了新型研究机构,致力于计算生物学、再生医学、脑科学、生物医用材料等各前沿领域研究合作开发。

表5  港深合作设立的科研机构

深圳香港生物医药产业联动发展研究-肽度TIMEDOO
(三)医疗机构合作
 
近年来,深圳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深化深港医疗卫生合作等方面开展了积极和卓有成效的探索,为港澳独资在深圳开办医疗机构创造了宽松条件。目前,深圳已有8家香港独资医疗机构。未来希望融合国际医疗健康认证和“三甲”评审,推动中国医院评审标准走向国际。

表6  港深医疗机构合作案例

深圳香港生物医药产业联动发展研究-肽度TIMEDOO
四、小结
 
除技术领域以外,香港在营销管理、金融和其他专业服务范畴优势明显,可协助深圳,乃至大湾区生物医药企业面对各种市场挑战:(1)香港拥有丰富的金融资源,享有资金自由流通优势,香港交易所已修订上市规则,由2018年4月30日开始接纳市值不少于15亿港元的生物科技公司相关上市申请,可为有关大湾区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渠道;(2)香港拥有完善的法律制度,知识产权得到良好保护等利好因素,有利企业进行相关的科研活动和技术交易。
因此,香港有能力成为大湾区重要的生物科技发展枢纽,为区内生物医药产业升级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由于货币、财税体制、生物医药监管制度等不同,目前两地之间生物医药产业联动还存在障碍;生物医药产品注册和产业化许可门槛存在差异,导致研发成果、新药产品无法快速进入市场,影响着两地的协同与创新发展。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港深应大胆探索,率先试验,进一步拓宽合作面,在实现产业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推动一体发展中发挥核心引擎作用。

[1] 湾区九市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
来源:火石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