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 精神疾病加速衰老-肽度TIMEDOO
图片来源:Pixabay
抑郁、焦虑以及其他精神类疾病都会影响身体健康,比如提高心脏病风险,缩短寿命。这或许是因为精神类疾病会加速衰老,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单纯地接受心理治疗也能保护患者的生理机能。
克里斯托弗·曼森(Kristoffer Mansson)是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临床心理学家,他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认知行为疗法(CBT)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疗法,不但可以降低社交焦虑症患者的焦虑程度,还能改善其中一些人的细胞衰老标记物状态。这一发现有利于临床医生对病人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短链DNA序列,可以防止染色体受损,也能反映细胞的寿命。每当在生长或修复过程中细胞需要分裂时,端粒就会缩短。端粒酶会使端粒维持在一定长度,但是,当它们缩短太多次之后,就会导致细胞不再分裂,使机体出现衰老症状。除此以外,当自由基(高氧化性分子)损伤细胞时,端粒也会缩短。
许多研究发现,压力与端粒变短有关。2015年,由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的临床心理学家约辛·费尔赫芬(Josine Verhoeven)领导的研究人员发现,相较于健康人或者处于焦虑缓解期的人,那些处于焦虑活跃期的病人端粒更短。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召集了46名社交焦虑症患者。他们总共抽取了3次血液样品,每次间隔9周。在第二个间隔期中,研究人员为这些患者提供了9周的在线认知行为疗法。每次取样后,研究人员不仅会测量端粒的长度,还统计了端粒酶和GPx(一种抗自由基的抗氧化酶)的含量。相关研究发表在《转化精神病学》(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上。
结果显示,在治疗开始前的两批样品中,所有指标均相同。但在治疗后,患者血样中GPx的平均含量有所上升。尽管端粒酶的平均活性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对那些在认知行为疗法中获益最多的患者而言,端粒酶的数量有所上升。甚至有迹象表明,端粒酶的活性可以预测治疗效果。虽然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但费尔赫芬表示:“在这项研究中,一开始端粒酶数量最少的患者经过治疗后,效果是最显著的。虽然这个结果还需要验证,但可能会开创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方向。”
曼森认为,如果延长实验周期,或许能看到端粒变长,9周的时间实在太短了。尽管如此,研究还是证明了单纯改变行为就能在细胞尺度上影响健康。曼森说:“我们的机体非常活跃,它们似乎在几周内就能快速对行为干预作出响应。”
撰文:西蒙·梅金(Simon Makin)
翻译:马晓彤
来源:环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