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国际四大综合医学期刊BMJ(IF:93.333)以论著形式刊发了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团队的研究成果。研究团队通过荟萃分析评估口服降糖药物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与胆囊或胆道疾病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DPP-4抑制剂可能与胆囊炎事件相关。

北京协和医院:何丽云内分泌团队在医学期刊BMJ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肽度TIMEDOO

▲内分泌科团队发表在BMJ上的文章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s and gallbladder or biliary disease in type 2 diabetes: systematic review and pairwise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BMJ.2022 Jun 28;377: e068882.)

全球首个DPP-4抑制剂于2006年上市,具有较好的血糖控制作用,不影响体重,不增加心血管风险,低血糖风险小,已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药的主要选择之一。中国约有1.2亿2型糖尿病患者,DPP-4抑制剂服用人群的基数庞大。对已上市的新药进行药品安全风险识别,可以发现临床试验中尚未发现或短期作用不显著的安全性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本研究采用传统荟萃分析,通过纳入全球82项随机对照试验、104833名患者,对DPP-4抑制剂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发现,与服用安慰剂或非肠促胰素类药物相比,服用DPP-4抑制剂与胆囊炎发生相关,尤其是在长时间用药的情况人群中。研究未发现服用DPP-4抑制剂与胆石症、胆道疾病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还纳入全球184项随机对照研究试验、267676名患者,对服用DPP-4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GLP-1受体激动剂)与胆囊或胆道疾病的相关性进行网状荟萃分析。研究发现,与SGLT-2抑制剂相比,DPP-4抑制剂与胆囊炎风险相关性更大;与GLP-1受体激动剂相比,DPP-4抑制剂与胆囊炎风险的相关性相似。

总体而言,服用DPP-4抑制剂增加胆囊炎事件的绝对风险很小,随访1年每千人仅增加1.5例胆囊炎事件。目前尚不清楚胆囊炎事件增加的机制。研究提示临床医生及患者,尤其是长期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需要认真权衡 DPP-4抑制剂使用的获益与风险比,作出合理决策。

北京协和医院:何丽云内分泌团队在医学期刊BMJ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肽度TIMEDOO

▲DPP-4抑制剂与安慰剂或非肠促胰岛素药物组的胆系事件发生率比较

北京协和医院:何丽云内分泌团队在医学期刊BMJ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肽度TIMEDOO

▲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胆系事件发生的网状荟萃分析结果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 期刊观察》(NEJM Journal Watch)副总编辑Bruce Soloway教授高度肯定本研究在临床指导药物使用中的价值:“无论是否使用DPP-4抑制剂,胆囊和胆管疾病在该人群均不常见。但考虑到DPP-4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的广泛使用,胆囊和胆管疾病风险的小幅增加也值得关注,而且可能应该与患者进行讨论,尤其是长期使用这些药物的患者。”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等课题的资助下,协和内分泌科研究团队持续致力于通过多种数据来源(包括电子病历、网络数据库等)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内分泌药物上市后不良反应的研究,既往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NEJM、JAMA Internal Medicine等顶级期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以这些研究成果为依据,修改了相应的药品说明书。

北京协和医院:何丽云内分泌团队在医学期刊BMJ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肽度TIMEDOO

第一作者:何丽云

内分泌科2021级博士研究生

北京协和医院:何丽云内分泌团队在医学期刊BMJ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肽度TIMEDOO

通讯作者:张化冰

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北京协和医院:何丽云内分泌团队在医学期刊BMJ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肽度TIMEDOO

通讯作者:李玉秀

内分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肥胖学组副组长等。

文字/内分泌科 干玎竹

图片/内分泌科 提供

原标题:《协和内分泌团队在医学期刊BMJ发表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