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发展最好的时机。我不能说一直是第一,但常常在前面。这个学校师资队伍是很强的,实习医院很多、各有各的优点。”
撰文 | 燕小六
“医学界”持续发布8届“中国医学院校综合实力排行榜”,最近3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要么第一,要么第二,排名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之前。在今年6月发布的“2023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交大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协和与北京大学医学部。根据U.S.News“世界大学2022年排行榜”,该校的临床医学、外科学等4个学科居我国内地高校首位。
“协北复交,中华同湘”,这是中国医学类“老八校”的缩写,几乎是每个学医人的心之所向。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雨后,“老八校”虽依然是中国医学院校的“第一梯队”,但在各类排行榜及社会认知中,各家的座次已经有所改变,在这其中,上海交大医学院上升势头迅猛。
交大医学院实力第一!牛校是怎样炼成的?-肽度TIMEDOO

上海第二医学院老西门。(图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三校合并,特色鲜明

在上海,思南路、重庆南路是国内游客不出国即能体验法式风情的网红打卡地。那里有成片的法式红砖坡顶建筑,有的位于交大医学院内,有的则在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中。这些建筑都曾属于由法国人创办的震旦大学。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同年11月5日,震旦大学医学院(创办于1911年)和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创办于1896年)、同德医学院(创办于1918年)等3所私立院校,合并组成交大医学院的“1.0版本”上海第二医学院,是一所上海市属高校,1985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二医的校徽很特别,中间是象征医神的蛇杖,下方以“JAT”三字母提示学校渊源,分别指代圣约翰、震旦和同德。
3所院校特色鲜明。圣约翰大学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教会高等学府,其医学院被称为“中国名医的摇篮”。中华医学会创始人之一颜福庆,骨科专家、原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胡兰生,中国消化病学科奠基人之一江绍基,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缔造者张丽珠,中国变态反应学奠基人之一叶世泰……都是从这里走出。
震旦大学在法国天主教耶稣会的支持下创办。一个被广为流传的细节是,该校培养出的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都用“左手打结”。这样一来,主刀医生的右手就可以拿两三把器械,在止血钳、线剪间来回切换,相当于自己缝合、自己打结、自己剪线、自己分离,无需他人协助。据说这是欧洲培养外科医生的传统,讲究独当一面、成为“一人包干天下”的全能手术医生。
同德医学院由中华德医学会创办,在校课程特别强调德语、聘用德语老师。
纵观交大医学院发展史,“语言强”始终是其一大特色,这或许就与其出身有关。在最初并校的3校中,圣约翰大学有“东方哈佛”之称,由美国圣公会主办,是中国最早实行全英文授课的学校之一。
我国胃镜操作先驱唐振铎毕业于震旦大学医学院,后来成为上二医教授。授课时,唐振铎在法文班就用全法语,在英文班讲课就用全英语。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高文于1983年、从上二医本科毕业。他印象最深的是,唐振铎和另一位消化科大牛徐家裕教授分别精通英语和法语。在带教查房时,他俩经常用英语对法语互相调侃,比试谁的外语好。
1986年,原上海二医大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提出老师上课必须用外语。那个时候,交大医学院和巴黎第五大学、第七大学,马赛第一、第二医学院等多校建立合作关系。学校提出,要全面提升学校学术水平,首先要知道外国是什么水平,学习外国人的经验,那语言就是必须要过的一关。1987年,经原卫生部同意,学校还建立了“全国医学法语培训中心”。

强强联合,“好的榜样”

2005年,上二医与上海交通大学合并,成立上海交大医学院。据教育部官网数据显示,自1990年-2006年,中国共有431起高校合并案例,涉及院校上千余所。交大医学院是这轮高校合并潮中最后一起医学院校与综合性大学的“联姻”,吸取了不少前人经验。
合并后,上海二医大的老校徽被沿用,不变的还有人财物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合并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二医大与交大合并后虽然称为交通大学医学院,但是整个二医大的体制组织机构原封不动……其结果是在教学、临床和科研等方面都未受到任何影响。”2010年,《科学时报》发文如是说。
这一合并形式在教育部2005年的合并复函中,有明确约定。根据复函内容,合并后的交大医学院仍保持多项“独立”和“不变”,包括享有必要的办学自主权、管理运行相对独立、可以独立对外从事民事活动。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行政级别、干部任免、资产隶属、经费预算和行业管理关系等,以及现有上海市财政拨款渠道等都不变。党政正副职领导干部任免,暂由上海市委在征求教育部党组意见后任免。
复函的“工作备忘”还特别指出“搞好财政经费安排”。包括保留独立账户,独立核算,原财政结余继续留存,专项用于交大医学院。上海地方财政拨款每年要有所增长。
行政管理保持独立,有助于避免医学院管理架构与其他专业拉平,能保留教师管理原貌。这是对医学院的人员编制的尊重和保护。而财政拨款渠道不变,极大地减轻了合并对于办学的干扰,也让医院干大事、干实事时不用担心资金问题。
2015年《解放日报》的一篇报道称,合并后的交大医学院探索形成“部市共建”新模式……两校合并后,“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医学院”的“两个一流”建设随之启动,学校建立起一个集疾病预防、临床服务、科学研究为一体的转化医学体系。此举得到国家和上海市支持,建设总投入达13亿元。
上述举措都有助于降低“联姻”带来的摩擦与冲击。那剩下的,都是合并带来的益处。首先是生源变化。按照教育部复函,交大医学院采用独立招生代码,吸引全国有志于医学事业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合并后,叠加“上海交通大学”名声,医学院的外省市生源不断增加。前述《解放日报》文章显示,合并十载,交大医学院招生分数线连年看涨。作为一个独立招生的医学院,在一些省市与北大、清华、交大、复旦等综合性大学等跻身前五。
合并也带来了强有力的科研支持。谈及合并,王振义曾坦言:“医学是要加赛的,它有很多基础研究。比如工跟医结合。现在我们做的很多手术,瓣膜、心脏、关节手术等都跟工有关。”合并头10年,交大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实力稳居全国头把交椅,国家自然科研基金项目多年蝉联全国医科类院校第一。2011-2015年,医学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国家科技进步奖数、医学学科SCI收录论文数在全国医学院校居于前列。
根据官网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信息,交大医学院现有中科院院士6人,工程院院士15人,欧美多国外籍院士14人,有25个学院(系),12所附属医院。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连续13年颁发的“中国医院排行榜”上,交大医学院附属医院在风湿、麻醉、骨科、内分泌、烧伤科等专科榜单上始终处于第一梯队。

“让年轻人才跳出来”

1947年底,叶世泰从东吴大学医预科转入圣约翰大学医学院。他回忆,临床课都是上海的名医在讲。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周梁记得:“印象最深的老师有组胚的王一飞、生理的徐有秋、药理的金正均等。” 获得哈佛大学卫生学与细菌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第一人”余㵑,被誉为儿科一代宗师、有南高(镜朗)北诸(福棠)之说的高镜朗……他们已是著作等身、成果累累的名教授,也都走上讲台,经常上150多人的大课,且“授课风趣幽默,引人入胜”。
到了1988年,王一飞升任上二医校长时,情况变了。在2022年交大医学院70周年院庆视频里,王一飞回忆说,“十几位一级教授都到了耄耋之年,年老体衰。当时主要问题是人才断层很严重。”对此,他们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开启破格晋升的“闸门”,让“后浪”涌起来。
据王一飞讲述,“破格晋升”有“三个公开”,即公布述职、公开答辩、公开投票。每个报名“打擂台”的教师能上台讲10分钟,每人能回答3个问题,其中有一个必须是英文或法文提问的。在1988年第一次“破格晋升”答辩中,有7人晋升为正教授,18人晋升为副教授。25人全部被请上台,接受献花、证书。王一飞感慨,那时如果这个(破格晋升)不做,学校可能就会落后。
在相关制度实施的13年内,有130人通过这种形式得到晋升,其中超半数的人后来都成为国家杰出贡献者、院士、长江学者及“973”首席科学家等。值得一提的是,自1984年王振义升任校长后,交大医学院的历任校长、院长都是“二医人”。公开资料显示,沈晓明、陈国强等曾获得“破格晋升”。陈国强1996年博士毕业,7月参加工作,12月在“破格晋升”制度下公开“打擂”,成为副研究员。3年后再次“攻擂”,破格成为研究员,后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2004年后,前述制度中止,但于2016年重启。不同于上一次致力于弥补人才断层,这一轮“破格晋升”旨在解除人才发展掣肘。时任交大医学院院长的陈国强说:“按照今天的制度,博士毕业10年还做不到副高,做了副高以后还要等15年才能做正高,头发都白了,什么激情都没有了,年轻人还怎么去发展。”
截至2022年1月的5年间,交大医学院新一轮“破格晋升”的总体通过率达55%,平均年龄35岁,最小的31岁。“这在以往的医学科学领域是不可想象的!”有评审专家分析,以一名高中生进入大学为18岁算起,5年本科、3年硕士、3年博士,至少得40岁才能申报正高。“破格晋升”给人才发展大松绑,真正体现“推倒资历围墙,让年轻人才跳出来”。
人才有了,学科建设就有了抓手。1999年发表的《论学科建设与学校发展》一文指出,从上海高校发展看,重视、狠抓学科建设的学校,科研成果多,学校发展就快。该文特别点名上海二医大,称其经过10年努力,使基础医学院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院,跨升为国内前三名。根本原因在于,“使用、培养、引进”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并且,通过带头人效应,推进优势重点学科不断寻找新的生长点,长期保持优势。
特色学科、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后,人才培养能够梯队化,江山辈有“接班人”。比如,在王振义院士指导下,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培养出第二代学科带头人陈竺、陈赛娟两位院士。经两人努力,又培养出第三代学科带头人陈国强。在中国整复外科奠基人张涤生院士的指导下,组织工程学的学科带头人曹谊林脱颖而出……
交大医学院实力第一!牛校是怎样炼成的?-肽度TIMEDOO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校门。(图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国际化路线

人才梯队有了,“第二个问题来了”。王一飞解释,1978年改革开放后,学校陆续选派人才、去海外进修,但回归率较低。
现代医学在欧美大陆萌芽、发展、壮大。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学习最先进的现代医学,就得走出去。对交大医学院来说,走出去、引进来、兼收并蓄多元文化,更是植根于血脉的基因。“我们是一个杂交的学校,学习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优点。”王振义说。
根据交大医学院70周年院庆视频,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该院逐渐摸索出3种卓有成效的国际交流及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是采取“配套成组”的方法,组织优秀学科人才“组团”走出国门,学习先进技术、掌握学科前沿。这样的学习目标明确、周期较短。中国胸心外科奠基人之一王一山为解决心脏手术问题,曾带队主刀医生、助手、麻醉师、护士等共10人,一起去美国旧金山进修半年。后续医学院、医院要开展别的技术等,或派遣另一组团队。
第二种模式被王一飞称之为“放风筝”。学科带头人在国内,把组里优秀的年轻人送出去培养,“风筝线”捏在学科带头人手里。“每年,(原二医大)校长范关荣都会带着各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飞越重洋探望身在海外的二医学子。虽然表面上只是闲话家常,实则为二医大选择新一代的学科带头人。”《中国教育报》2002年文章写道。
每一个从这里毕业继而走出国门的人,学校都会为他们建立一份专门的档案。其功能就是记录学子们在海外的每一步工作、每一点成果。一旦有出色的人才“冒出”,学校肯定抓住不放。
1984年,陈竺从二医大前往法国巴黎圣·路易医院血液中心实验室任外籍住院医师。次年,改读博士学位、主修分子生物学。毕业时,他的“白血病T细胞变体基因的研究”论文被法国同行认为是该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学校一个个越洋电话打到陈竺在法国的寓所,多次请他回母校讲学。1989年7月,陈竺回到母校,迅速成立二医大血液研究实验室。仅用两年时间,实验室就发表了白血病诱导分化机理等一系列国际一流水平的文章。其间,1990年,陈竺通过“破格晋升”机制,从讲师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2002年,39岁的陈国强教授通过科技部评审,成为医学院继陈竺、曹谊林、盛慧珍之后的第4位首席科学家。彼时,二医大成为上海高校中拥有“首席”最多的高校。《中国教育报》称其中3位都是名副其实的“海归派”,他们从二医大出去,再回到二医大。
范关荣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放走人才其实是“深谋远虑”。学校从海外引进人才看中的并不是学历和资历,更注重的是这些人身上所反映出的国外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焦点、热点、难点。学科发展依靠的就是这些信息。二医大在海外大量的留学生则为学校选择这些信息提供了条件。
第三是王一飞所说“最好的办法”,积极推进与国外医科大学合作办学。1980年代初期,中国小儿心胸外科的开创者丁文祥在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方面已经做到国内第一,他想继续提高。当时,在上海市与交大医学院的支持下,丁文祥所在的上海新华医院和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达成5年合作。后者率领小儿心血管内外科团队来到上海,指导开展国内首例大血管错位纠治术,考察国内小儿心脏手术实际情况,提出细致的“查漏补缺”课程表。到合作第五年,上海新华医院学有所成,开班接受进修生,将知识的种子撒播出去。
“现在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发展最好的时机。我不能说一直是第一,但常常在前面。这个学校师资队伍是很强的,实习医院很多、各有各的优点,(学生)应该非常珍惜这样的有利条件。”在2022年交大医学院70周年院庆视频中,王振义如是说。
资料来源: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成立七十周年院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论学科建设与学校发展. 高等教育研究. 4/19993.在以人为本与改革创新中实现科学发展. 上海党史与党建. DOI:10.14019/j.cnki.cn31-1856/k.2008.12.0194.“黑马”诞生记. 中国教育报. 2002年12月14日来源:医学界

交大医学院实力第一!牛校是怎样炼成的?-肽度TIMED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