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Gastric Cancer, GC)的全球发病率几十年来一直在下降,但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根据 GLOBOCAN 2012的数据,2012年全球新增GC病例约952,000例,中国估计发生了405,000例,占全球发病总数的42.5%。此外,中国有325,000例患者死于GC,占全球死亡总数(723,000)的45.0% [1]。男性GC的发病率几乎是女性的2倍,是导致全球男性癌症死亡的第3大癌种,仅次于肺癌和肝癌。在女性中,GC是继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和宫颈癌之后导致癌症死亡的第5大癌种。

中国GC高风险地区主要在农村,特别是中西部的甘肃、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和陕西省[1]。东亚GC高发病国家中只有日本的5年生存率相对较好,达到90%。欧洲国家的生存率从10%到30%不等。日本的高生存率可归因于内窥镜检查的早期诊断和连续早期肿瘤切除 [2]。在过去10年中,美国所有阶段GC的5年相对存活率为30%。对于确诊时只局限在胃部的GC,5年相对存活率为67%;对于确诊时已延伸到胃部以外的邻近组织和/或涉及淋巴结的GC,5年相对存活率降至31%;对于确诊时已经延伸或转移扩散到胃远处部位的GC,5年相对存活率降至5%[3]。

最明确的GC危险因素是幽门螺杆菌Hp(H. pylori )长期感染。Hp阳性是否是胃贲门癌的高风险因素目前仍存在争议 [1]。一些用于评估根除Hp是否会预防GC的人群研究已在中国进行过。1995年,在山东临朐县共有3411名受试者在2×2×2因子设计试验中被随机分组,接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的试验组中日后患GC数量相比接受安慰剂治疗的对照组中患GC的数量更少(19/1130; 1.7%)vs (27/1128; 2.4%)。在对该队列进行为期15年的随访后,治疗组中发生了34例GC,而安慰剂组则为52例,支持“根除幽门螺杆菌可能会降低GC发病率”的假说[7]。然而,另有研究表明,GC的发病率在接受安慰剂长达7.5年的对照组和试验组参与者中并无差别 [8]。

GC的其它一般危险因素包括超重或肥胖、大量饮酒和吸烟。据估计,吸烟导致了20%的GC死亡 [3] 。EB病毒也是另一个有助于感染GC的因子。据估计,世界上95%的人有一种无症状的终生感染。最近的全基因组研究显示,9%的GC患者为EB病毒阳性,显示复发性PIK3CA突变,极端DNA高甲基化和JAK2、CD274(PD-L1)以及PDCD1LG2(PD-L2)扩增[1]。

虽然与东亚国家相比,GC在美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早已稳步下降, 但美国50岁以下青年的胃贲门癌发病率也有升高趋势。最近发表在《The Lancet Public Health》的一篇文章讨论了在美国 50岁以下青年人群中观察到12种与肥胖相关的癌症早发高发趋势 [4]。除了胃贲门癌,还包括与肥胖相关的结直肠癌、食管(腺癌)癌、胆囊癌、肾癌、肝和肝内胆管癌、多发性骨髓瘤、胰腺癌、甲状腺癌以及在女性中的子宫体癌(包括子宫内膜癌和子宫肉瘤)、乳腺癌和卵巢癌。

需要指出的是,研究人员也分析了相同人群另外18种癌症的发病率变化。结果显示,美国胃非贲门癌(gastric non-cardia)年轻患者发病数量也显着增加。

SEER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Results)18岁以上GC病例人群数据和中山大学医院癌症中心(SYSUCC)癌症患者的数据发现,35岁以下的青年GC患者相比中年(35-64岁)和老年(65-74岁)GC患者预后较差: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15和16个月[5]。

该研究还发现,在临床病理特征方面,青年组也有一些特殊的地方:弥漫型GC在青年组(47.6%)中比在其它3个年龄组中更常见(分别为26.8%、17.6%、12.8%)。此外,低分化肿瘤和印戒细胞癌在青年组中更为常见,占比分别为66.9%和40.8%。青年人群患者(45.4%)比中年和老年人群患者较少接受手术,但这个比例和极高龄老年组相似。相比其他3组人群患者,更多青年患者被诊断为远处转移(28.1%)。

这项研究还指出,肿瘤的位置和大小、种族、手术和TNM分期均为造成青年患者预后较差的独立风险因素[5] 。这几年间有更多年龄较小的患者在第四阶段被确诊并且失去了治愈性切除的机会。考虑到遗传因素可能在早期GC发展中起的作用,向有家族史的年轻人提供早期筛查是合理的。在未来进一步研究GC的高危因素时,应该基于此设计出高危青年的筛查策略。找到更有效的筛选方法也很重要,例如液体活检或超细胃镜检查。

GC是一种异质性疾病,每个癌症患者表现出独特的遗传和分子谱。不幸的是,尽管已经对分子生物标志物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大多数已被识别的生物标志物在验证研究中均显示无效。晚期GC患者几乎仍然不能用靶向疗法治疗,并且目前没有诊断标志物可用于二级预防。为了能够在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使用GC相关生物标志物,需要全面审查生物标志物研究,以确定可以为个性化治疗探索出精确生物标志物定位的方向 [6]。

来源: 医药魔方Pro